查看原文
其他

陈能场:土壤污染防治要有全局观念|观点

2016-06-05 陈能场 土壤观察

导    读


 土壤是地球生态系统核心组成部分,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涉及的不仅是土壤污染物本身,更与水、气外源、自身健康、食物链安全以及行动者-人有着更为紧密的关系,因此土壤污染防治行动需要有全局观念。



 文/陈能场(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 研究员) 【原名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】

来源:南方农村报(2016年6月4日)


为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,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,国务院日前印发了《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(又被称为“土十条”)。“土十条”的出台标志着治理大气和水污染之后,土壤污染治理的“攻坚战”正式打响(6月2日《南方农村报》)。


近年来,在中国,土壤污染治理问题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,中央政府更是将土壤污染治理摆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。


2015年5月,习近平总书记指出“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”。无疑,“土十条”的出台,是对这一指示的具体落实,学界、业界和社会公众也能从中感受中国政府对环境污染治理的信心。


土壤学术、治理业界纷纷通过媒体对新出台的“土十条”予以了热切的解读。大家一个普遍的观点是,这个行动计划十分务实,例如,“土十条”将土壤污染防治的主要任务定为“安全管控”,而非大刀阔斧地治理,这一定位非常切合环境土壤学的原理和土壤污染修复现状。

 

当然,土壤污染防治错综复杂,其具体实施尚有些环节需要加以重视和突破。例如,“土十条”将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作为重要的内容,实际上,后两者应该是前者实施的重要基础。


业界普遍认为,目前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需要在很多方面予以完善,而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几易其稿,至今仍未发布。因此,在新标准缺位的情况下,“土十条”中关于土壤的分类如“未污染和轻微污染的划为优先保护类,轻度和中度污染的划为安全利用类,重度污染的划为严格管控类”等的级别定位便显得模糊。

 

此外,由于土壤立法的不到位,“土十条”中的很多内容缺乏立法的依据、约束。由于研究基础薄弱,“土十条”虽然明确了土壤污染防治的主要目标,但并未明确污染、安全的定义以及目前的耕地安全利用率等,导致指标不够清晰。等等。

 

 土壤是地球生态系统核心组成部分,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涉及的不仅是土壤污染物本身,更与水、气外源、自身健康、食物链安全以及行动者-人有着更为紧密的关系,因此土壤污染防治行动需要有全局观念。


 首先,应该更加重视农产品质量和食物链安全的关联。


土壤作为人类食物来源的主要基础,其污染与农产品质和量的安全乃至营养安全关系复杂,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应更加注重其与粮食安全的关系。

 

其次,要加强与“气十条”、“水十条”的衔接。


就中国而言,大气污染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,而污水横流并进入生产灌溉也是导致土壤污染日益严重的原因之一。“土十条”的成功与否与“气十条”、“水十条”有密切关系,三者要形成良性互动。

 

再者,需要将土壤防治行动提高到土壤健康建设的高度。


我国人多地少,土壤高强度生产的同时缺乏养护,导致土壤质量退化、土壤“健康”受损,本应是污染的“汇”却逆转为“源”。


土壤问题不单单是污染问题,必须“客观看待土壤污染,高度重视粮食安全”,不单防、控、治理污染,还要将土壤污染防治提高到土壤健康建设的高度。


 最后,要高度重视相关人员的素质和治理能力。


在责任主体上,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应该将“防”的主体落实在公众和农业生产者上,“控”落实到政府各主管部门上,而“治”落实到修复企业和从业人员上。


决定“土十条”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是“人”,因此,需要采取有效举措,如通过科普及有关培训等,提高公众和从业者对土壤污染防治认识和能力。


相关阅读


著名土壤学家陈怀满:“土十条”具体明确,执行会有问题吗?|观点


新华社:土壤修复“钱景”看好困局待解|解读


"土十条"今年出台 陈吉宁:"大治理"不是要投入几万亿元


土壤污染防治形势的再思考——写在“土十条”落地之前


从“镉米杀机”到“土十条”


中国土壤污染治理急务


从土壤学看土壤立法


一周热文推荐:


可持续土壤管理:土壤学服务社会发展的挑战


全球变化下的土壤及其功能与生态系统服务|研究


全球微生物组研究大盘点,看看都在研究啥?


能源、环境与社会: 从乡村社区到全球



月度热文推荐


Science文章:保护土壤环境,中国在行动


观点|任继周院士:耕地农业该改变了


餐桌上的控镉


政策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意见出台,对重金属污染区实施耕地轮作休耕的农民给予资金补助


发布丨《中国地球化学调查报告(2016年)》发布,土壤数据如何?(附专家解读)


推荐丨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启示—土壤微生物分离培养推动了寄生虫病防治


干货丨植物营养缺素诊断技术(精彩多图)


常外“毒地”事件,一堂生动的土壤修复课


宏观丨农业部长韩长赋《求是》撰文: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从根本上破解农业资源环境两道“紧箍咒”的制约


观点丨农业生产以土地为平台,农业现代化要遵从生命逻辑




“土壤观察”微信群2群开通,欢迎各位师友入群交流,请扫描二维码邀请加入


我们是“土壤观察”(turangguancha),感谢您的阅读!欢迎关注,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或转发给好友,长按二维码,识别关注我们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